B-25轰炸机(英文:B-25 Mitchell),是美国研制的”米切尔“型轰炸机,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战场中最为优秀的中轻型轰炸机之一。该机以“米切尔”命名,以纪念一战中美国指挥官威廉·米切尔(William Mitchell),B-25轰炸机也是美国空军为数不多的以人名命名的飞机。
B-25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杜立特率领的空袭东京,他们是陆航第一批打击到日本本土的盟军部队。B-25轰炸机在二战期间几乎在每个战区都被使用过。
在电影《珍珠港》、《决战中途岛》、《烽火芳菲》(刘亦菲主演)都可以看到这架经典轰炸机的身影。
这架历史悠久的飞机现在已经退役,但是其二战历史上的辉煌被永远记入了历史中。
抗日战争
抗日战争期间,中国空军共计获得约100架C/D型和131架G、H/J型(含中美混合联队),战损约30架。其中,1943年6月起,开始获得B-25C/D,主要配属中美混合联队第1大队第1~第4中队,每队各10架。最初得到装备的是第2中队,在印度完成训练后于1943年使用B-25D先行投入常德会战,当时涂装还是美国陆航样式,只是将美国机徽涂去换成中国空军标志。1944年初,第1大队开始换装B-25H,随后于5—6月间获得G型,秋季又换装J型。按照分工,C/D和J型主要用于对地面目标轰炸,G/H主要用于东南沿海和南海巡逻攻击日军海上舰船。
解放战争
国民党空军的B-25轰炸机
国民党空军的B-25轰炸机 [3]
1948年辽沈战役后,人民解放军第一次缴获2架该机,后加上起义归来和各地缴获,经维修可用者5架,均为J型。1949年5月4日,国民党空军B-24M轰炸机偷袭北平南苑机场,被毁2架,余下3架编入同年3月在东北组成的“战斗飞行大队”第1中队和同年8月15日在北平组成的“战斗飞行大队”